2025年6月27日,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及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诊断活动”集中培训在广州举行,标志着WIPO在中国正式启动面向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公益诊断活动。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诊断活动”是WIPO与中国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该活动集诊断、培训、实战指导于一体,旨在突破中小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专利壁垒,推动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实现从“被动风险防御”向“主动知识产权运营”转变,增强企业技术出海和全球布局的核心竞争力。项目由WIPO组织专家团队,为首批35家优质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的“一对一”知识产权问诊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构建符合国际规则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高端赋能,国际专家资源提供定制化指导。项目直接引入WIPO全球专家网络,安排7-8名在知识产权布局、跨境维权、纠纷应对等方面经验丰富的国际专家担任导师,结合国际标准与企业实际,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战略指导,确保服务的专业性与落地性。
模式创新,精准服务破解企业出海难题。项目采用“精确诊断 + 培训指导 + 实战陪跑”的闭环模式,通过WIPO知识产权诊断工具进行线上自评,生成企业“知识产权画像”,再由专家团队提供设计专利布局、跨境纠纷应对预案等个性化解决方案,并持续跟进企业优化进展,确保解决方案真正转化为企业实际管理能力。
公益减负,优惠服务降低知产管理成本。项目秉持公益属性,诊断评估、专家咨询等核心服务均不向企业收取任何费用,切实降低中小企业获取高端知识产权服务的门槛。项目聚焦于有迫切出海需求的创新型企业,确保优质资源精准滴灌至最需要提升的企业,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案例。
此次广州集中培训是诊断活动的启动环节,培训注重国际标准解读、前沿经验分享和全球资源对接,一方面,WIPO专家组应用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IPMC)工具开展无形资产系统盘查,精准解决企业“资产底数不清”的管理痛点;另一方面,依托WIPO仲裁与调解中心专家解析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操作规范,结合跨境案例指导风险防控,有效破解“出海纠纷应对”的实践瓶颈,同步强化PCT国际申请等实务能力建设。
参加诊断的35家企业与WIPO专家进行了首轮问诊对接,后续将进入为期4个月的“一对一”诊断阶段。50余家广东省中小企业同期参加了学习交流。WIPO中小企业和创业支助司的司长Pessach Guy先生出席活动并致辞。
以此为基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将在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上设立WIPO服务专区,提供WIPO诊断工具、全球专利数据库检索服务,并定期组织线上线下公益培训,分享典型经验,促进资源高效对接,构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系统性地提升中国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帮助更多中小企业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行稳致远,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