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有关部门,各市发展改革委:
为加快省级重点项目建设,精准扩大有效投资,持续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就做好2026年省级重点项目谋划储备及申报筛选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围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打造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等重大任务,聚焦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等,谋划储备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重点产业、基础设施、民生保障项目。
二、项目标准
(一)把严政策关口。项目要符合产业政策、节约集约用地、节能降碳、水资源保护利用、高质量招商引资等要求。特别是对沿黄区域新上工业项目、“两高”范围管理项目,按照有关政策要求进行把关,严控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二)坚持质量优先。重点产业项目侧重工艺技术国内外领先、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我省产业链条断点和布局空白的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侧重能源绿色转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基建)和以骨干通道、枢纽工程为主的传统基建项目;社会民生项目侧重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增强人民生活福祉的项目。
(三)加速手续办理。各类项目应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上取得赋码,原则上无代码项目不予审核入库。扎实做好项目立项、规划、用地、环保、能评等手续审核和提速办理,确保不存在产业政策、用地规划、生态环境、能耗煤耗、社会信用等方面违规情况。有新增用地需求的项目,须提供项目用地审查表和用地范围矢量数据(shp格式)。
(四)强化投资拉动。项目总投资应在1亿元以上,投资计划要与年度建设内容、整体建设任务相匹配,原则上除长周期建设项目外,年度投资计划不少于总投资的1/3。对在2026年仍有较大投资的在库省级重点项目,可按程序组织材料申报结转同类项目。
三、工作要求
(一)择优限项申报。各市要牢固树立好项目标准,坚持质量优先、宁缺毋滥的原则精心组织筛选,推动优质要素向优质项目聚集。每市申报省重大项目数量不超过60个、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数量不超过150个。
(二)充分沟通衔接。对申报项目,各市要组织部门从产业政策、规划布局、准入条件等方面进行充分论证,并与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对口业务处室做好有效沟通。申报时需附市政府审批意见,涉及新增用地、污染排放的项目,需提供同级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部门支持申报意见。
(三)严格报送程序。项目单位按属地原则向所在地发展改革部门提出申请,跨设区市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向省级业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各市发展改革委和省级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汇总审查本市、本部门申报材料,研究提出申报名单报送省发展改革委。所有项目通过山东省重点项目管理服务平台申报,请于10月20日前,统一将申报文件及附件资料报送省发展改革委,并在平台完成申报(省重大项目报送投资处、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报送动能转换推进处)。
(四)有关材料说明。同时申报省重大、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的务必备注说明。各市发展改革委、省有关部门要对申报内容严格审核,确保申报内容真实、准确、合规,平台填报与线下资料信息一致。
附件: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