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咨询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平台
13065091678

山东:关于印发《山东省轻工纺织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6—2028年)》的通知

鲁科字〔2025〕167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山东省轻工纺织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6—2028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山东省体育局

2025年11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

山东省轻工纺织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2026—2028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轻工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以科技创新引领轻工纺织产业创新,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主要目标

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轻工纺织产业创新高地为目标,以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为先导,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推动轻工纺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力争到2028年,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绿色低碳转型卓有成效,突破30项以上基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形成15项以上重大创新成果,高水平建设20家以上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新增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0人以上,引领轻工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全价值链跃升。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主导产品高端跃升创新行动。

1.先进纤维及高端制品。面向“量大面广”的基础纤维材料,定制化开发高效功能单体与助剂,攻关高效低成本纳米纤维宏量制备技术,研制具备长效阻燃、耐久抗菌、超高导电、无氟疏水等功能及复合多功能的新型纤维及制品。围绕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芳纶纤维、高强玻纤、连续玄武岩纤维等有机或无机新型纤维,突破表面处理、多维编织、低成本柔性化等关键技术,开发功能结构一体化的复合材料及特种绳缆网制品,推动在航空航天、低空应急安防、船舶和海工装备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重点突破人造血管、医用纺织敷料、舒适健康基础纺织材料等高端医用纺织品制备关键技术,实现具备高舒适高效能热湿管理、新型抗菌抗病毒等功能的纺织品产业化。(牵头单位:省科技厅,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多功能与高端特种纸及制品。研发高纯度、低杂质特种纸浆和绿色专用功能化学品,突破功能元素有效负载、环保再生与性能协同、高强度轻量化设计等关键技术,开发高阻隔可降解环保纸、环境感应记忆功能纸、质柔无菌医疗专用纸制品等多功能纸制产品。重点攻克特种纤维分散成型、溶解浆粘度精准调控等技术瓶颈,研制耐极端温度纸、高电气强度绝缘纸、高性能芳纶纸、高压电解电容纸等特种纸产品,满足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电子电器、新能源等行业对高端纸制品的特殊需求。(牵头单位:省科技厅,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3.高端竞技器材与专业装备。聚焦竞技、商用、全民、休闲等多场景运动装备不同功能需求,研发纤维增强体、轻质合金、高性能树脂等新材料,攻克界面增韧、耐候调控、超轻高强设计、复合材料一体成型等关键技术,研制符合国际认证的体操、田径等高端竞技体育器材装备,开发宽温耐候、阻燃、抗疲劳的高山滑雪双板、竞速雪车、运动自行车等高性能运动装备等。(牵头单位:省科技厅,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体育局)

(二)实施绿色制造技术攻关创新行动。

1.绿色纺织关键技术。突破生物基中间体高效制备、纯化以及目标产物制备等关键技术,实现生物基尼龙、迭代涤纶、氨纶等纤维及生物基染料、助剂等化学品的大规模产业化。突破海藻纤维可染整加工、壳聚糖纤维高强韧化、莱赛尔纤维原液功能化和抗原纤化等关键技术,制备高品质生物基纺织品。大力推进喷墨喷液染整、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高效短流程染整、印染废水阶梯回收利用技术研发,突破关键装备、染料、助剂等技术瓶颈,实现纺织品少水染整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化学法再生与高值化循环利用,攻克混杂废旧纺织品高效分离与再生单体提取等技术,构建纺织废弃物规模化、高值化循环利用体系。(牵头单位:省科技厅,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制浆造纸绿色低碳技术。强化合成生物学、生物酶技术及机理、植物纤维改性及机理等基础研究,创制高效造纸专用酶制剂以及生物基助留、助滤、防水、增强功能助剂,重点攻关生物强化氧碱法制浆、生物法制浆、酶催化漂白和纯化、溶剂法制浆、废纸清洁制浆、设备抗腐蚀等关键技术,显著降低浆纸制造过程的综合能耗、水耗和化学品用量。突破废水净化再生、白泥低能耗煅烧、污泥高效脱水及脱毒等技术瓶颈,推动造纸废水近零排放及固废高值化再生利用。(牵头单位:省科技厅,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3.绿色体育用品关键技术。聚焦体育用品绿色低碳发展,开展再生纤维复合材料、生物基聚合物关键技术研究,研制可降解环氧树脂、低粘度聚烯烃等新材料,开发环保人造草坪、可回收运动地垫等绿色产品。研发高分子材料成型节能工艺、低温固化工艺等生产技术,突破复合材料等废旧体育用品高效分离与资源化利用技术,构建“原料—生产—回收—再利用”的绿色制造体系。(牵头单位:省科技厅,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体育局)

(三)实施数智赋能场景应用创新行动。

1.智能纺织品与纺织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突破纱线传感技术瓶颈,攻克温敏、压敏、气敏等电子织物制备技术,开发具备无源降温、智慧温控、智能监测等功能的纺织品,实现规模化生产。研发智能在线监测与多模态驱动的高端纺织关键单机及成套装备,构建基于大模型的纺织生产数字化控制系统,强化AI(人工智能)设计与纺织时尚创意设计的深度融合,建设纺织品“设计—工艺—制造”一体化仿真平台,形成智能纺纱、智能织造或编织、智能印染、智能设计及加工等5个纺织行业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牵头单位:省科技厅,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浆纸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单条年产10万吨及以上高得率低能耗化学机械木浆、年产30万吨及以上化学木浆、年产10万吨及以上非木材制浆智能化设备、关键部件和成套装备,以及具备自感知、自决策功能的智能纸机。突破造纸过程动态迭代优化与自适应控制技术、造纸全流程智能感知与数据融合技术等,实现浆纸制造工艺控制自动寻优、智能决策和大尺度调度优化,全面提升造纸行业智能化水平。(牵头单位:省科技厅,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3.智能体育用品与智能制造技术。突破柔性运动传感器嵌入、人体运动姿态无感捕捉、多模态生物信号监测、低功耗边缘计算、泛在互联与智能决策等关键技术,开发智能交互划船机、VR(虚拟现实)或AR(增强现实)运动头盔、智能护具等产品,构建“用品—用户—环境”深度交互体系。攻关个性化设计自动生成、材料智能裁切、结构自适应优化及基于机器视觉在线检测等技术,开发运动自行车、智能力量综合健身器材等高端体育用品智能柔性化成套生产装备。(牵头单位:省科技厅,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体育局)

(四)实施前沿技术突破引领创新行动。

1.柔性智能纺织材料。瞄准国际前沿技术方向与未来产业布局需求,突破重力感知、自驱动、电致发光、触觉仿生、隐身伪装等前沿纺织品制备技术,推动柔性传感纤维在无感式生理监测、自供能传感、多模态传感信号高效采集与智能解析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研制纺织基电子皮肤、植入式生理感知器件、软体机器人等创新产品。(牵头单位:省科技厅,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仿生与生物合成纺织材料。深度挖掘纺织仿生资源,突破仿生纤维、仿生织物、仿生纺织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拓展其在极端环境、特种场景下的应用。突破生物合成蛋白纤维、生物合成成纤多糖聚合物、生物合成有色纤维制品关键技术,加快推进基于合成生物学纺织材料的产业化进程。(牵头单位:省科技厅,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3.生物质精炼及衍生制品。开展纤维素、木素、半纤维素的高效清洁分离与功能化衍生等基础研究,突破有机溶剂、低共熔溶剂、离子液体等与生物催化协同分离技术,攻克纳米纤维素、ɑ—纤维素、高纯度木素和半纤维素、纤维素基和木素基功能材料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研制万吨级酶催化、半纤维素和木素分离纯化、绿色溶剂组分分离以及万吨级纳米纤维素生产等成套装备,加快研发高品质纳米纤维素和溶解浆、储能催化碳材料、电池隔膜和功能性膳食纤维等产品。(牵头单位:省科技厅,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4.纸基柔性电子材料。针对纸基电子器件精密性、稳定性、高效性协同及规模化生产等交叉领域研究难题,突破纸基基底力学性能增强、基底表面微结构调控、基底与活性层兼容适配、微电子元件结构设计与集成等关键技术,研发纸基芯片、柔性力学传感器、纸基摩擦纳米发电机等器件,拓展纸基材料应用场景,助力未来信息产业发展。(牵头单位:省科技厅,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三、组织推进

(一)强化组织推进实施。发挥省委科技委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工作协同联动,着力解决制约轻工纺织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问题。省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协作,扎实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牵头单位:省科技厅)

(二)强化创新要素保障。高水平建设绿色造纸与资源循环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开展有组织高水平科研攻关,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发挥“揭榜挂帅”激励作用,向全球发布一批现代轻工纺织产业关键技术难题。加大轻工纺织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根据产业创新发展需要,每年组织实施30项以上省级科技创新项目。发挥科技奖励激励导向作用,完善产业分类选评模式,培育一批轻工纺织领域“山东好成果”。(牵头单位:省科技厅,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三)壮大产业创新主体。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工程,培育一批轻工纺织领域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全面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能力。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创新合作。鼓励纺织、造纸、体育用品等领域企业深化跨行业协同创新,开发技术融合型新产品,培育跨界融合新业态,拓展多元化应用新场景。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依法依规实施分档分类后补助政策,单个企业年度最高补助500万元。(牵头单位:省科技厅,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

(四)强化创新人才引育。用好顶尖人才“一事一议”直通车政策,持续优化泰山人才工程布局,加快引进培育一批产业科技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推行校企人才共引共用,促进校企人才交流合作。加大轻工纺织与材料、机械、信息等多学科交叉人才的引培力度。鼓励骨干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强化学科专业建设,支持纺织、造纸等优势学科建设,扩大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布局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行业特色学院,大力培养齐鲁首席技师和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增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供给。(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五)优化产业支撑体系。加强高价值专利培育评估,强化专利导航工作力度,促进轻工纺织产业专利转化运用。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提升专项行动,建强山东科技大市场,支持企业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加速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各相关单位参与编制修订轻工纺织领域国际和国家标准。落实首台(套)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政策,加速创新产品推广使用。深化与国内外轻工纺织领域优势单位的科技交流合作,促进技术双向转移转化与产业协同发展。(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原文链接